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一十四章 力排众议(三)(2 / 2)

“陈大人此议怕是不妥罢?那苏烈虽是宿将,然生平不曾自统过一军,骤然如此大用,倘若有失,何人能担得此责?”

殷元的反应奇快,就在其余人等都尚在愕然之际,他便已是紧着挤兑了陈子明一句,明显是起了要逼陈子明去担责之心思,很显然,在殷元看来,苏烈此一去,必遭大败无疑。

“苏烈既是陈某所荐,若不能胜,自当由陈某来担此责!”

殷元这么句问话里明显是包藏着祸心的,以陈子明之能,又怎可能看不出来,然则他却并未在意,毫不退让地便将责任背到了自己的身上,此无他,陈子明对苏定方之能有着绝对的信心,当然了,陈子明举荐苏定方也并不完全是看在其能力出众的份上,更多的则是准备借此机会让苏定方退出中央军校这么个要害职位,以免其遭小人之暗算。

“陈大人高义。”

见得陈子明如此豪迈地将责任背上了身,殷元心中暗乐不已,唯恐陈子明会反悔,紧着便一挑大拇指,玩了把捧杀的把戏。

“陈大人,此事还是再多议议为好,苏烈虽有才,然资历上却恐有欠缺,您看……”

于志宁曾在陈子明手下任职过一段时间,彼此间的关系虽一直停留在普通上下级这么个层面上,可其心底里对陈子明的才能与气度却是极为的钦服的,自是不愿见到陈子明有折戟沉沙之可能,这便谨慎地劝谏了一句道。

“无妨,陈某对苏烈之大才有信心,此一战必可大胜无疑!”

尽管同样是对苏烈之能力有所怀疑,可于志宁忧虑的角度明显与殷元截然不同,个中之差别,以陈子明之睿智,自不会听不出来,心中虽有所感动,但却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主意。

“好,既是陈大人有如此之信心,殷某自当鼎力成全。”

殷元好不容易才将陈子明挤兑到了墙角上,自是不愿让于志宁破坏了去,这不,陈子明话音方才刚落,殷元已是紧着便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崔大人,您可有甚要说的么?”

陈子明懒得去跟殷元较真,也自无所谓其之挤兑,只要其能同意出兵,于陈子明来说,也就已是足够了的。

“陈大人既是看好苏烈,那就姑且一试也好。”

崔敦礼为官为人素来秉持中立,得罪人的事儿可是从来不干的,值此陈子明与殷元对赌之局已成的情况下,他自是不会去当恶人,听得陈子明见问,也就只是笑呵呵地附和了一句了事。

“既然诸公皆无异议,那此事便这么定了,军情紧急,陈某这就进宫面圣去,散会。”

事既议定,陈子明也自懒得再多言啰唣,这便就此起了身,丢下了句交代,到一旁的文书处,取了会议纪要,紧着便往宫里赶了去……

“子明既是属意苏烈领军出征,那其之军校副校长之职……”

尽管还在因武媚娘的突然自尽而伤心异常,可李恪到底不是昏君,听得陈子明求见,也自不曾拒绝,在看过了政事堂议事纪要之后,李恪倒是没反对出兵援助白兰部一事,只是对苏定方走后所空下来的军校副校长一职有了些想法,又担心陈子明会另荐其他人,这便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陛下明鉴,军校乃我大唐将领之摇篮,实是军制革新之要隘所在,当须得以忠心而又才干出众者任之,方可确保无虞。”

只一听李恪这般问法,陈子明便知其心中必已是有了人选,自是懒得去说破,也就只是就事论事地提点了几句了事。

“嗯,子明所言甚是,人选一事,朕再想想好了。”

见得陈子明不打算插手军校副校长之任命,李恪的心情也就稍好了些,自不愿在此事上与陈子明详谈,敷衍之言里已是透着股逐客之意味了的。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陈子明既是起了要逐步退隐之心,自是不会去干那些个争权夺利之勾当,只要不妨碍到他所规划之蓝图,一切自是都无所谓得很,但见其恭谨地称颂了一句,便即就此告辞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