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第5节(1 / 2)





  没办法,过年他都不敢带青豆回去,一张张嘴等着要债吃饭,别再把孩子吓瘟了。

  到家,青松从怀里掏出了折痕遍布的牛皮纸信封。

  这信封显然多次利用过。

  青豆迫不及待,打开铁皮盒取出锈迹斑斑的小刀,小心翼翼拆开信封。

  吴会萍信里说:一切尚好,勿念。

  信纸上一个鲜红的印泥手印像在青豆的心上挠了一爪子。

  青松问,尚好是什么意思?青豆也奇怪,这完全不是吴会萍会说的话。她新找的代笔人估计是个读书人,把她的口语书信化了。

  一双儿女对着那六个字什么信息也没看明白。

  照明灯泡来回钟摆,力不从心地发出昏沉的光,晃得人心里越发荒芜。

  半夜,兄妹俩还在说话,青豆问墙角搁的那几盆五针松干嘛用的?

  青松说北方在炒君子兰,好多人都发了,一盆花能卖几千美金,最近这带时兴五针松,他倒腾来几盆,养一阵,到时候找人修剪,价好呢。

  “能成吗?”植被也能卖钱?小南城的人闲钱这么多?别是被人骗了。

  青豆半信半疑间,青松已经打起了轻鼾。

  “二哥......睡了吗?”

  半晌,没有回音。青豆翻个身,喃喃道:“二哥,你比大哥俊......”

  是实话。程青柏轮廓硬朗,约莫是聪明,头大一点。程青松从小鬼头鬼脑,脑袋像个锥子。要说观赏性,肯定是小一点的更佳。

  她琢磨半天比对出来,结果下铺的人早入了梦。

  程青豆盯着距离自己半身的石灰墙顶,听着青松的轻鼾,想着韦小宝,来小南城的日子就这么从1982年捱到了1984年。

  作者有话说:

  (1)78年恢复高考,80年全国高中是两年制,读高中很贵

  (2)“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别人写的诗

  (3)生产队(官方释义)是国家政权延伸到的最底层的组织,也是农业部最小的生产单位

  (4)长春君子兰一夜之间风靡全城,谁家有君子兰那就是大户!原本几元的花卉炒至几万高,满城追价,一盆难求,后长春市政府还颁布有关君子兰交易的若干规定,次年长春将君子兰定为市花。□□间这带也在八十年代热炒五针松,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沉迷养这东西:)

  【本章揪100个读者发红包!】

  第4章 1990之前

  ◎流光容易把人抛4◎

  #04南城

  小南城之所以叫小南城,是因为几十公里外另有个南城。

  那是更广为人所知的南城。

  在中国提起南城,大家率先想到的绝对不会想到小南城。

  本来小南城的“南”写作“遖”,方言发音上扬与“南”有稍许区别。普通话推行,逐渐从念法与写法上双双堕落,演变为“南”,失却独特性。

  小南城的市民不以为意,知名度算什么,人家深圳特区的前身还是广州宝安呢。

  这里地处平原,四季分明,为满足农用灌溉同时为防涝旱,自古大兴水利河网密布,自然河与人工河错落有致。三步一桥五步一河,临靠上海,又傍山水,风景好不江南。

  按照大家的口风,是拒绝并入南城的。改革开放春风拂大地,人人都想乘东风翻个身。

  市民心中多少揣着个新“深圳”梦呢。

  1985年某日,《南城日报》出现“地市合并”四个大字时,小南城的市民沸腾了。日报发行不过半日,城市震动得像要起义,最敏感的是倒爷那儿的物价。

  虎子中午听青松说物价要涨,口信顺风吹给了张蓝凤。

  国家这几年大力推行“同一商品,两种价格”,目的是将原先由国家规定和控制的物价放开,让市场来决定。这是个极大的挑战。

  八十年代,同一商品的两种价格通常相差很大,要并轨,物价势必上涨,倒爷是一个从中斡旋应运而生的职业,而市民则通过官方报纸和小道消息,每天捂着腰包过日子。

  饿过肚子的人生活得再好,饥饿恐慌也根植在潜意识里。

  张蓝凤吓得凳子都坐不住,一点点从橱角、饼干盒底、枕头夹层、相本倒数第二张中取出粮票肉票以及一些整数钞票。

  虎子添柴:“听说涨很多,要吃不起饭了,百货大楼的电视机冰箱都被抢空了。”那多贵的东西,说买就买,一定是要发生很恐怖的事情了!

  他越说,房间内翻箱倒柜的动静越大。

  虎子那嘴皮子可不是只在青豆面前练,为达目的,尤其是吃方面的目的,他会进行一些夸张。

  果不其然,下午扛了一堆米面回家的同时,他还吃到了馋好久的猪油年糕。

  虎子虎里虎气央求吃两块,实际偷偷藏了一块,用手绢小心翼翼包着。

  到青豆家时,墙边葱郁峻拔的五针松已然搬空。

  他问:“青松哥的宝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