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第35节(1 / 2)





  委屈大了,冯家就出嫁还是入赘与二哥好一番拉锯,家里烟熏缭绕地烧了几个月的香烟。

  冯家寸步不让,最后的婚礼是嫂子绝食换来的。当然,青豆报喜不报忧,这部分没说,只说:“二哥肯定会对嫂子很好的!”

  受下那么多夹板气,只要提起冯蓉蓉,程青松立马傻成一个痴笑鬼。这不是爱情是什么?

  程青柏:“婚礼花了不少钱吧。”

  “这种俗事就不劳您这世外和尚惦记了,”青豆避重就轻,漾起酒窝,一副讨赏的表情,“大哥,我上高中了!”

  “你信里讲了。”这傻妹子。程青柏拿铝吊给她续了杯水,“准备考什么大学?”

  青豆沮丧,“也不知道读不读得起。”

  “怎么?”

  “去年开始,实行高校收费,听说要200块一学年。”现在想想,中专确实挺好,不费钱,早念完,早就业。说到底,读大学不也是为了工作吗?

  青柏笑:“你只管考,我供你读。”

  青豆感动,“二哥也这么说的。”

  但,大哥是个穷和尚,二哥的话也已经不能作数了。他为了风光体面地娶嫂子,为了不让嫂子委屈,也为了不让程家在村里掉面儿,欠下一屁股债。

  婚礼和祭祀都是合法的烧钱活动,不同的是,婚礼烧的是真钱。排场一起来,就像有只蛮横无情的手不停掏你的兜。这也要钱,那也要钱。

  逢物价不稳的年头,结婚的花费更高。

  一个月前,吴会萍一夜没睡,最终把橱柜底给青豆青栀攒的嫁妆钱掏了出来。

  二哥说一定挣回来,让两个妹妹风风光光嫁人。吴会萍让他只管把债还掉,踏踏实实过日子,青豆读书的钱她会攒。

  “青栀呢?”

  “青栀上小学了!长得越来越好看了!”家属院里都说,寻常人是女娲娘娘随手捏的,而青栀的眉眼是女蜗娘娘认真雕的。水灵得像画中仙童。

  “还皮吗?”

  “皮,手脚就没白净的时候。”行事鲁莽,身上总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程青柏循着青豆的眉眼,依照她寄来的照片,试图勾勒出更为精致的青栀。

  他泛出慈笑:“成绩如何?”

  说到这个,青豆夸青栀的劲儿立马跌了下去:“还行。”不如何,还留了级。用吴会萍的话:老二和老小一样,就不是读书的料。三岁看到老,青栀这丫头就是个惹祸秧子。

  “那就好。”

  半年多没见的兄妹聊得忘我。再回神,山下起雾了。

  程青柏催促青豆快下山,还要吃酒呢。

  青豆一想,也是,搓搓手,倒是记得娘走时的叮嘱,懂事地说:“那我看你吃点儿再走吧。”

  光秃秃的脑袋低了下来,程青柏轻声说道:“我......过午不食。”

  对啊,都忘了他是个真和尚了。青豆总记得,过去大哥是个多好的人,是多少人的骄傲,即便到今天,他仍是程家村唯一考出去的大学生。

  “哦。”她犹豫了,不知该不该劝他吃,“我以为不沾荤就行了......”

  面对妹子落寞的神情无法,程青柏只能咬了口包子。

  包子冷的,外头裹着层硬韧难咬的面皮。他发狠地一口一口咀嚼给她看,把清瘦的面颊填得鼓囊囊的。

  他挤出笑,问:“这样行吗?”

  青豆点点头,闷头往外走。

  她走,他送。

  “哥,别送了,我认识路,你快进去。”言毕,他还跟着。青豆又说,“外头冷,你都没头发了,别冻着了。”

  “嗯。”

  终于,相送的脚步声止,只余山风一阵阵呼过耳旁。

  青豆消失在第一个弯道,程青柏走到枯树旁,把嘴里的包子吐了。

  -

  都说下山路比上山路好走。青豆不是。她下山,心是沉甸甸的。

  大哥在山上住了十年之久,去年他剃度,青豆才后知后觉,原来大哥是真的想出家,而不是吴会萍搪塞旁人的——他只是在山上养身体。

  脚活动后热乎了,嶙峋钝击的痛感攀上。

  大哥冻皴的手、瘦凸的颧骨以及那颗光溜溜的头,反复刺激青豆的眼皮。她伸手揩眼睛,一不留神,踩中湿泞,滑了一跤。

  她疼得牙关打颤,第一反应却是——完了,新衣服脏了,回去铁定要挨骂。还说青栀呢,她自己这路也没走得好到哪里去。

  终于下到平地,青豆一手的泥。她一边拍手,一边往南弁山的停靠站台走。

  北门山脚停着辆锃黑的轿车,灰蒙雾色中尤为打眼。

  她没多想,只管赶路。来烧香的除了贫农,也有不少大户。经过香火店面,青豆瞧了眼墙上的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