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第90节(1 / 2)





  青豆叹气:“我只是想打过去说说话,哪想到我们这儿会淹掉。”

  傅安洲说:“虎子还打去了市电视台,要求他们赶紧解救大学生。”

  青豆噗嗤一笑:“有用吗?”

  他低下声:“电视台也淹了。”

  “......”

  -

  这个秋,南城雨特多。

  老李胸前揣着合照,青豆没有,她身上揣着跟大哥要的护身符。

  嘴上说相信科学,实际还是迷信的。

  因为这一点小小的迷信,青豆逃过一劫。老李仗着有救灾经验,又从民房那儿成功获救,加入了救灾志愿,一起解救附近的村民。

  等雨势结束,南城92级光电两个班总人数变成了89人。青豆的本子里夹了一张花掉的照片。

  青豆在他头也不回地出发前,接过照片,答应要帮他修复。

  可实际天亮时,整张水泡过的照片就已经全花了。就像忽然消失了一样。

  第70章 1992·秋 ◇

  ◎快活如侬有几人3◎

  老李叫李民。

  军训前, 大家在南城大学德育楼开集体班会,同学们聚在大礼堂,挨学号上去自我介绍。

  大龄李民介绍完,第二个李民很尴尬。

  底下起哄, 老李站起来, 大大方方对大家说, 叫我老李好了。就这么,他把名字让给了李民。

  光电总人数从90变成89人后, 没有人再开李民玩笑, 似乎李民这个名字背负着另一种意义。而那个李民,似乎也更沉重了一些。

  青豆觉得, 他会记这个短暂相识的撞名同学很多年。

  反正她是忘不掉。

  老李走后,参加完追悼会, 青豆泣不成声,两脚瘫软, 最后被导员拖走。

  别人不懂青豆为何这么动情, 他们只是湿了湿眼眶, 流几滴眼泪, 沉默一会, 而青豆哭得地动山摇,像花钱请来专业哭丧的。同学问, 你们是不是关系比较好?

  是啊, 才相识两月,没必要这么难过。

  青豆也这样劝自己, 可她总觉得, 自己是老李生命那一束光的见证者。她和老李不一样。

  那个夜晚在青豆脑海挥之不去, 那抹遥远的电筒光打在脸上的疑似颊红, 惊心动魄。她很怕自己忘了,那股情绪太强烈了,抓着她的心脏。

  终于,一个睡不着的夜晚,青豆鬼上身一样坐在书桌前。

  如有一只大掌,握着她的手,像大哥教她握笔写字那样,将老李的故事一气呵成。

  大概一周后,青豆才冷静下来,重新审视那个第二人称的故事。

  她把故事给蓉蓉读了一遍。

  蓉蓉掖掖眼泪,颇为动情,回忆起自己以前也有个要好的同学,一起读的师范中专。第二学年,那个女生还在宿舍嘀咕,怎么没来月经,有点着急。第三学年,她没来报道,老师说她家中有事。这桩事似乎到毕业也没了。蓉蓉记挂,毕业前夕去问老师,才知道她在家猝死了,没有原因。因为一直叨叨没来月经,蓉蓉心里总觉得,是没来月经堵死的。

  信息堵塞,更显得生命无常。好多故事似乎就是这样,重重起势,像会在你生命里留下浓墨重彩,没料下一秒,轻轻一撇,无疾而终。

  蓉蓉鼓励青豆,“可以试试投稿,让更多人看到老李。”

  青豆也有投稿冲动。

  以前她想过投稿,但冲动不够,老觉得这事儿离她有点远,可有可无,还没个笔友实在,这次她有股使命感。

  她思前想后,找到洋洋哥哥,抄到了几个投稿地址。

  洋洋哥哥非常老道,给出地址,让她先看看刊物风格再选择性投稿,特意交待,不要一稿多投。

  青豆没有这个意识,问:“什么叫一稿多投?”

  朱洋洋说,他上次一首诗被一家报社和两家杂志同时看上,搞得他很为难,最后根据知名度选了一家。

  他一直是这么干的,这也是他命中率高的原因。

  一个月后,本该刊登,不料编辑来信,通知退稿,称发现他一稿多投,还要求他退还事先寄出的墨水与钢笔。

  青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郑重点头。

  经左右对比、点兵点将、看日历风水等一系列抓瞎方法后,青豆选了个本埠地址投去稿子——也就是南城本地的一家文学杂志《南风》。

  没别的原因,就是邮票便宜。少好几分钱呢。

  -

  十月,狼藉的南城才在稍冷的天气里徐徐复工。

  城市乱七八糟,学校满目疮痍。南城不算受灾特别严重的城市,积水两周内排完,大街小巷树枝横斜,垃圾和生物共同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