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从诊断到检查身体,用了一上午时间。

  医生询问了孟濡的症状,又了解她这个状况已有半年时间。让孟濡先去检查体内微量元素,又去做了胃镜,最后结果出来后,医生先给孟濡开了几种口服液药物,让她定期来医院复查身体。

  孟濡站在医院门口,转眸寻找过马路的斑马线,耳边却还是医生最后说的那句话。

  ——“不一定有用,这属于心理疾病,如果不是刻意节食,你有什么工作压力吗?建议你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如果后期没有用,可能精神心理科更适合你现在的情况。”

  孟濡将小半张下巴缩进樽领毛衣里,过了路口站在路边打车。

  一辆的士在孟濡面前停下,司机问她去哪,孟濡犹豫了半天,还是说出家的地址。

  她现在其实不太想回家,但除了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早上出门时陆星衍问孟濡到底去哪,孟濡撒谎说:“舞团组织体检,你也要跟去吗?我会跟大家说你是我弟弟。”

  “……”

  陆星衍这才放弃了。

  最后陆星衍和孟濡一起出门,他去学校,孟濡去医院。

  回到家,空无一人。

  孟濡喝掉两小支医生开的口服液,路过陆星衍房间,门开着。

  装满足尖鞋的那扇柜门已合上,外表看起来毫不起眼,里面是送给她的童话王国。

  孟濡情不自禁地上前,打开柜门。

  这次她将每双足尖鞋都拿出来看了一遍,再逐双摆放回去,仿佛能看到少年收集这些鞋子时所费的心思。

  孟濡还看到了三年前她为自己定制的那双足尖鞋。

  也就是说,陆星衍从三年前就开始为她买鞋子了。

  要怎样的心思,才能坚持这么久。

  孟濡现在还想不到,她拿下那双被陆星衍缝缎带缝得乱七八糟的足尖鞋,走回自己房间,找到针线盒打算重新缝一遍。

  她拆掉陆星衍的线头,按照他缝纫的痕迹再一点一点穿针引线。

  她以为陆星衍旷课打工是自我放弃。

  她以为陆星衍从来不在乎她是跳芭蕾,还是跳别的什么。

  nb s  她以为……

  却原来,陆星衍会用他打工的钱,给她买一整柜足尖鞋。

  缝好缎带,孟濡穿上试了下,大小和舒适度都刚好,她踮起脚尖在地板上转了个圈。

  忽然又想起医生说的那句话。

  心理疾病。

  孟濡缓慢地停下,手扶着一旁的柜子。

  她知道,医生那么说不无道理。其实从一年前开始,孟濡察觉到自己的事业进入瓶颈期,就开始有些焦虑。

  舞台效果不完美,技巧和乐感停滞不前,孟濡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

  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她拼命努力,想将更好的舞蹈呈现给台下的观众,同一个动作可以重复练习几个小时,忘记吃饭,却仍旧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

  孟濡太过用力,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一次她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剧院上台演出之前,由于太过劳累,身体虚弱,晕倒在了后台。

  那场演出不得不换成另一名首席演员代替她登场。孟濡休息了三天,学习舞蹈的人都知道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之后孟濡更加努力地练习,从早到晚,不知疲惫。

  同一芭蕾舞团的演员们看到她这样,也不免很有压力——舞团最优秀最年轻的芭蕾舞演员都这么努力,她们还有什么资格休息!

  那一段时间,整个斯卡拉芭蕾舞团都格外紧张,生怕自己一偷懒就落后这个中国女孩一大截。

  所有人都觉得孟濡很优秀,但孟濡自己不那么觉得。

  她为此一年没有再登台演出,舞团团长也告诉她,她现在的状况不太适合上台表演。

  孟濡没有任何抱怨,依然跟着舞团的成员一起训练。

  直到一次周末,孟濡和舞团成员一起去吃她最爱的中国菜。

  一样一样可口熟悉的饭菜端上来,孟濡举起筷子,却没有任何食欲。

  她夹了一块红烧排骨,还没吃进去就有点想吐。她放下喝了一口水,也是咽不进去。

  舞团成员看着她,说:“孟,你的症状很像厌食症。”

  那个时候,孟濡才意识到自己不是不饿,而是生病了。

  她去医院诊断,医生判定为厌食症。

  医生建议孟濡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少则一个月,孟濡不想在医院浪费时间,而且她在医院也不能练习芭蕾。

  正好覃郡芭蕾舞团的人联系孟濡,邀请她回国担任指导老师,指导覃郡芭蕾舞团的成员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