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快穿之吾儿莫方第166节(1 / 2)





  宁紫见套近乎都没用,又看了阎贝一眼,猜她可能是因为自己晚了一个月才到的事情生气,又换上一副抱歉的模样,指着那三辆马车道:

  “阎娘子你是不知道啊,这银钱不好筹呢,我跑了好几个县都没能凑齐,还是到了一趟京城,同我们东家好说歹说这才凑够了欠您的钱。”

  “你看看这,大家伙连月从京城赶到这里也辛苦得很了,阎娘子您可怜可怜,先请大家伙进去坐坐吧。”

  说着,宁紫抬头看向阎贝一家身后的院落,透过大门瞥见内里一角,目光顿时一暗。

  那精巧的二层小楼,还有那反季节开放的各色花朵,瞧着可不像是普通乡下人家能够拥有的。

  难不成,这个阎娘子夫家并不一般?

  可她来时就打听清楚了,阎娘子的夫家的确有人做官,可那也只是和苏相公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姓族兄而已,人家难不成还会接济他?

  况且,就算是接济,那位官老爷的位置怕也弄不到这样的屋子和鲜花吧?

  瞧那开道红艳艳的牡丹,四月开五月败的东西,这会都八月了还开得那么好,就是在京城里,也没听到还有谁家有开花的牡丹。

  要说有,恐怕也只剩下那万人之上天家府邸,皇宫了。

  宁紫的惊讶和打量阎贝全都看在眼里,抬眼扫了那三辆马车上一眼,前前后后共九个人,个个身材高大,眉宇间透露出一个平常人没有的坚定之色,看起来可不像是普普通通的护卫车夫,反倒有几分练家子的气质。

  九人眼底或多或少都有些倦意,或许,真如宁紫所说,他们是连月从京城赶过来的。

  “请进吧。”阎贝抬手,突然请道。

  说完话,没去看宁紫那吃惊的神色,转身把两扇大门全部推开,并把门槛放了下来。

  “那这马车?”第一辆马车车夫疑惑询问。

  阎贝冲苏云琪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轩儿,交代他在门前看着,扭头就进了门,往后院行去。

  苏云琪见此,赶忙对几名车夫道:“诸位先把货搬进院里,马车从后院进,我家娘子已经过去开门了,几位往左边顺着围墙直走过去便可。”

  那车夫点点头,当先跳下马车,挥手示意其他八人下车卸货。

  人多力量大,车上一共九个箱子很快就被搬入院子,苏云琪招呼宁紫和六名护卫到前厅就坐,一边给他们准备茶水,一边等其他三名车夫停好车同阎贝一起回来。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们带来的箱子里有什么,但他能够从刚刚阎贝的反应上猜出一二。

  加上早上刚说要去要债,这会儿刚好又有人带货前来,前后左右不离银钱,八成就是来还债的。

  这般想着,苏云琪更是不能怠慢,好茶好点心上着,叫大家随意吃。

  宁紫也都没想到这家里的相公居然比娘子还和气,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不过这口气才松出去,阎贝就领着三名车夫回来了,一看到她那张冷脸,宁紫心里刚刚松出去的气又给吸了回来,慌忙从凳子上站起,莫名心虚。

  “阎娘子,东西都在院子里,你要不去点点,然后把欠条交还给我?”宁紫谄笑问道。

  阎贝挥手示意身后三名车夫上桌喝茶,抱着轩儿朝那九个箱子走了过去,并没有打开,只用手挨个碰了碰,心里便有数了。

  箱子里都是白银,每箱一千两,全是现银。

  有意思,全部拿着现银过来,这个绣春楼掌柜的是想要做什么?

  拿钱砸她吗?

  嘴角浅浅勾了起来,阎贝笑着转身,看向廊下站着的宁紫,戏谑问道:

  “掌柜的你这是什么意思?九箱现货全拿过来,是没有银票了还是想给我家招麻烦呢?嗯?”

  鼻音向上提了提,一个嗯字,无端给人带来一个压迫力,压得前厅内的车夫护卫齐齐停了手上动作。

  他们跟着东家在外行走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可像是阎贝这样,随便一个鼻音就能给人带来压迫感的乡下女人,还真是第一次碰到,心中难免感到惊异。

  第0290章 绣春楼东家

  齐刷刷侧头朝院里看过去,冷不丁对上那双幽幽黑眸,只觉得心立马紧了一下,好像被人攥住了似的,呼吸有些不畅快。

  这妇人气场好强!

  心中惊讶,九人不由得对视一眼,暗自警惕起来。

  虽然不知道一个没得罪过的妇人有什么好警惕的,可要是不这么做,他们内心的不安只会不断扩大,到时可就什么事都办不成了。

  站在走廊底下的宁紫被这转变弄得有些愣怔,好半晌这才反应过来,压下心中那股莫名惧意,笑道:

  “阎娘子误会了,我们入村来,这箱子就盖得严实,途中也只是在村口问了两位老人而已,余下并没有其他人看到,也没人知晓箱子里的什么货物,所以,阎娘子大可放心。”

  “再说了,近些日子雨水不断,我也是怕用银票在路上打湿了不好,这才全部换成现银带过来,没想到倒是给阎娘子你带来麻烦,是我思虑不周,还请原谅。”

  她这姿态可放得够低了,简直低到让阎贝心生警惕的地步。

  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绣春楼掌柜从来到现在就这般客气,必定心怀鬼胎。

  阎贝挑了挑眉,心中已经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其实,宁紫这般表现,她早有预料,无非就是尝到了一次甜头,还想要第二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