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章德不配位的下场(2 / 2)


  张贵人有没有杀皇帝,这是个谜。她实在没有杀皇帝的理由,他如果真杀了皇帝,那肯定不可能不受追究的,司马道子纵然能一手遮天,那也遮不住老百姓的嘴巴。

  由此推论,张贵人弑君,这很有可能就是一则谣言。

  至于皇帝给谁杀了,那就看皇帝死了,谁获益最大。

  所以,皇帝的死,和司马道子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孝武帝一死,司马道子父子掌握了最高权力,开始无法无天起来。他们除了天天享乐之外,还想着铲除异己。

  而这个异己当中,势力最强的,当属桓玄了。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司马元显下令讨伐桓玄。

  桓玄在京的堂兄桓石得知消息后,立即密报给他。

  当时桓玄一直在荆州等待时机,蓄势待发。及见到堂兄的密报之后,便留桓伟守江陵,自己亲率兵马东下。

  桓玄最初还担忧他抗拒朝命,害怕手下士兵都不会为他所用,遇到朝廷兵马,不知道能不能拼命。哪里知道过了寻阳,仍未见朝廷军队!

  这就给桓玄的人马大涨士气了!

  这也充分说明了司马道子父子的愚蠢无知,因为你既然要对桓玄动手了,动作怎能不迅速?以为人家是绵羊,蹲在荆州等着你们去杀?

  你要杀别人,自己还没动手,人家可不会等着你动手!桓玄很快就杀上门来了!

  司马道子父子分明就是把机会白白送到了对手的眼前!

  桓玄于是移檄上奏司马元显之罪,同时派冯该等击败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夺取了历阳。

  司马元显从无经历过风浪,他的得势,完全是因为父亲司马道子想着去享受,把权力白送给他的。这样的喏,哪里会有什么能力?

  这时他听闻桓玄势大,不由畏惧万分,将士们都登船了,他还是不敢出兵。

  战争,从来不会把胜利给予懦弱者,它只会把胜利给予英勇的人!

  朝廷领军的将领刘牢之,他看见司马元显这样的人,哪里是桓玄的敌手?当下赶紧投降桓玄了!

  这样一来,桓玄的兵力更盛,当下逼近建康。

  司马元显见人家攻打到门口了,不出战不行,当下试图守城。但,已经迟了,桓玄准备充足,一番进攻,就把司马元显击败。

  桓玄入京后,称诏解严,并以自己总掌国事,然后历数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的罪恶,把司马道子流放到安成郡,数月后,又派人杀死司马道子,让他去地府继续享受他的声马犬色。接着,又杀了司马元显、 庾楷、 司马尚之和司马道子的太傅府中属吏。

  司马道子父子,真是孔子所说的,德不配位,危矣!

  他们的起来,碰到的对手虽然是厉害的谢安,但人家让他,所以,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权力;之后,和司马曜斗,司马曜虽然占在上风,但是,很快被宫人杀死,让司马道子父子又获得大权。总的来说,司马道子父子是运气好过能力的人,才德配不上位置的人。

  这样的人,在太平无事的年代,尚可以忽悠度日;一旦有狠人反他,他们的无知和愚蠢马上展现出来了!

  所以,人一定要分清楚自己所得的一切是靠运气得到的,还是靠能力得到的;要是靠运气得到的,那就要更加的小心了,因为,运气一没,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桓玄击败司马元显,大权在握,以为自己能力无敌,天下没人是对手,殊不知,他所击败的是蠢笨如猪的司马道子父子,所以,一个真正厉害的猛人出现,一下子就把他击败了。

  这个猛人就是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