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42山海关大战(1 / 2)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初,面对李自成军队就要攻打到北.京来,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

  然而,朱由检并没有马上调集宁远之师入京,一直等到大顺军直指京师,朱由检这才慌了,忙诏征天下兵勤王。

  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

  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军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

  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突获京师陷落,朱由检自缢的消息,他立即让军队停下,观望形势。

  他自从接到皇帝旨意后,十几天时间还没赶到京城,比起袁崇焕来,那是大大不如!袁崇焕在接到朱由检旨意后,立即前往救驾,只用了短短七天的时间,就赶到了京城。他之所以那么快赶到,就是挑选精锐,日夜兼程,而吴三桂没有这样做。

  从这一点看,吴三桂确实不如袁崇焕。袁崇焕的人虽然性格孤僻倔强,但是,他认真,没有二心。吴三桂则考虑自己多余考虑皇帝以及国家。

  李自成自然知道吴三桂的重要性,当下多次去招降。

  吴三桂再三犹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

  不过,后来他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冲冠一怒为红颜,转而投降满清去了。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以吴三桂这么自私的人,绝对不可能为一名妾而改变做法。

  他考虑之一的,应该是全家大小在李自成的手里。

  这个考虑,在利益的面前,他很快就抛之脑后了。

  他衡量了满清和大顺政权之后,一个,大顺未必干得过满清;二个,满清给他的待遇级别比大顺给的高。

  他衡量了利弊之后,决定投靠满清。

  李自成听闻吴三桂投靠满清之后,于四月十三日,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

  李自成应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不掂量一下形势,就敢奔山海关去!

  吴三桂他都未必战胜得了,吴三桂身后的满清,更是李自成无法战胜的!

  他如今奔赴山海关,等于是找死!

  吴三桂得知李自成亲自率军东征的消息后,即派山海关士绅、儒生 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 高选等六人“轻身绐贼”,迎候李自成大军于北.京之东不远的三河县,表示投降之意,实际上,就是拖延时日,等待清军。

  他派去清军求援的使者,很快就携带多尔衮的复信返回山海关了。

  吴三桂马上又致书多尔衮,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李自成直至行抵关门之时,吴三桂派去接洽投降的代表妄图脱逃,他才发现吴三桂假投降的真实意图,但已贻误了轻兵速进,夺取关门的有利时机。

  多尔衮在接到吴三桂的二次求援信后,经过一昼夜的强行军,于二十一日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

  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城高墙坚,外筑罗城、翼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

  守军除吴三桂部外,还有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约三万人。

  李自成抵关当日,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遭拒绝后,他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近二万人从一片石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万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