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56睢州之变(1 / 2)





  高杰为了拉拢许定国,能够合力抗清,当下赠送许定国银千两,币百疋。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想消除和许定国有过的矛盾。

  那么,高杰和许定国结过什么梁子?

  许定国,太原人,明朝总兵,曾经收兵纵掠,也不是什么好鸟。朱由崧称帝后,他以总兵驻睢州(河北商丘睢县),毁家养士。

  因为名声不好,又负其功,所以没有得到封侯伯。

  当然,这是表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军队不够强大,别人并没有把他当一回事。

  他看到高杰都封伯,心中非常气愤,当下上书诋毁高杰为贼!

  闯贼的手下都封伯,我堂堂大明总兵封不到,告诉你们,许大爷很生气,后果将会是你们意想不到的严重!

  许定国遂与高杰结下梁子。

  高杰向来都是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哪有被别人欺负的道理?便常常对人说:“吾见许,必手刃之!”

  许定国感到害怕了,因为,高杰来到睢州的话,要是他报旧仇怎么办?就算他既往不咎,不报旧仇了,自己已经投降满清了,消息暴露,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高杰不来睢州!

  许定国当下求救于史阁部。

  史可法的回答是:“许总兵何地不可居,而必睢州乎?”

  这个回答,一下打破了许定国的幻想,知道高杰是一定要来睢州的!

  既然史可法不能救自己,那就求救于满清吧,好歹自己如今也算是满清的人,并且,自己把儿子许尔安、许尔吉都送给满清做人质了!

  于是,他求救于清肃王豪格。

  豪格的回信是:“未经奉旨,不敢擅往!”

  多铎的军队没打过来,豪格是绝对不会轻举妄动的!

  告天告地,求爷爷求奶奶都没用了!

  许定国这才知道,自己这个汉奸不好做!

  他想来想去,没办法了,只有豁出去了!

  那就是,刺杀高杰!

  1645年1月11日,高杰的军队终于到睢州城外了。

  许定国在高杰到之前,就先数十里去跪迎马首。

  假如高杰是成熟的将领,一定会在此时杀了许定国,或者擒住他!

  可惜,高杰不是成熟的将领!我们前面说过,他只不过是个粗人!

  粗人,就不会做出成熟的事情,他只会上演幼稚的行为!

  高杰见许定国跪下去,忙把他扶起道:“若总兵,奈何行此礼?顾尔众焉在?”

  他这话说得还算客气,接下来的所说所为,就很不客气了。

  许定国为了麻痹高杰,故意让羸弱的军队给高杰观看。

  高杰见了,嗤笑道:“尔有此军,何不以此开藩乎?”

  许定国听了他这取笑的话,打了个哈哈,并没有生气,但是,他的心生起极端歹毒的杀意,双眼掩藏着凶狠的杀机!

  高杰取笑完许定国后,第二天,便把许定国叫来询问,他说:“若岂不知我之将杀汝,而不去何也?”

  许定国听了,赶紧顿首,装作不明所以的样子道:“定国故知公之怒也,然不知其罪。”高杰冷然道:“若累疏名我为贼,安得无罪?”

  他终于把记恨心中的事说了出来。

  许定国赶紧解释道:“此定国之所以不去也。定国目不知书,仓皇中假手记室而代者,误入公名,定国不知疏中何等语也。若以此杀定国,不亦冤乎?”

  他把罪过全推到别人的身上,当然,是高杰不打算寻旧仇而已,他要是要报旧仇,那是无论如何解释都没用的。

  高杰听了许定国的解释,似乎很相信他的话,便索记室者姓名。

  许定国那什么记室者,当然纯属子虚乌有的事,他哪里找得出那人?当下忙道:“彼知公之怒也,先期遁,迹之不获。彼先去而定国不去,以明向名公者非定国意也。”

  高杰听了,也就不再追究了。

  此时的他,只想和许定国共同抗清。他见许定国屈服,不但不追究他,还“怜之!”

  此时,该可怜的其实是高杰,而不是许定国,因为高杰很快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高杰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军队,打算进城。

  有名千户拦马投牒,对高杰说了一句话:“定国谋公!”

  一般来说,凡是人听说了有人要谋害自己的事,都不会置之不理,可是,高杰非但不理,还把这千户在马前“笞之六十!”

  鞭了他六十道鞭子!

  这还不算,还把他直接送给许定国,让他诛之!

  这就让人家想不明白了,来救你的人,你不感恩图报,还把他送给人家杀了!

  你让想救你的人听了这事,还有谁来救你呢?让他们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