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第54节(2 / 2)


  大猫在地毯上滚了一圈,紧紧靠在她身侧,趴了一会儿似乎是困极,呼呼大睡起来。

  崔漾一手翻看算经,一手给它轻揉着肚子,大猫睡梦中舒服得蜷起了爪子,尾巴也缠到了她手臂上。

  崔漾笑了笑,看样子大猫也很想她。

  案桌上高低错落摆放了六盏走马灯,昏黄的灯火在那张倾国倾城的面容上晕染出暖意。

  可惜这些暖意是对一只虎。

  萧寒开口问,“此番你是去晋阳,明关,还是雎阳?”

  崔漾写了密旨,连带半枚调兵兵符,交于洛扶风手中,让他与传令谒者谢勉、陈伯寅二人一道快马加鞭前往雎阳,听萧寒的问话也不应答,随手翻着算经,在心里推演太阳历。

  萧寒眸光暗沉,深不见底,两丈开外的人专注地翻看着文籍,旁若无人,目下无尘,渐渐与十二年前的身影重合一处,十四年前他已是诸侯王争相拉拢的对象,被一众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世家贵子簇拥在前,崔家阿九从满是落花的堤坝上走过,一丝眸光也未曾给他。

  十四年过去,一切似乎都没有变。

  萧寒开口道,“我知道你喜欢沈恪那般的,但这些年我研读春秋经要,比之沈恪虽有差,但不至于叫你厌恶至此罢,我写的诗你听过么,就没有一点感动么。”

  崔漾失笑一声,搁下了手中的竹简,“难道阁下写诗,当真是为我不成?”

  萧寒微微一愣,旋即朗笑出声,眸光灼灼,爽快承认了,“是,齐鲁是什么地方,圣人孔子诞生在这里,千百年过去,诗书礼传,稷下曾有稷下学宫的荣光,诸子百家齐聚一堂,眼下虽然没了稷下学宫,但临淄依旧是文人心中的圣地,我萧寒顶着泥腿子的名头起家,想在齐鲁之地扎根,必然要有一个博学且好学的名声。”

  “但我萧寒若是要娶什么人,这个人便只能是你,当初我害你落江不假,但射杀你的是沈恪,既然你连沈恪都能留下,为何要对我下此杀手。”

  若非要交换俘虏,只怕此时他已是一堆白骨了。

  崔漾神情淡淡,“沈恪手中有沈家,有真才实学,有欲让天下人少有所教的愿望,你有什么,若是你愿意献出萧国城池,主动走至地牢里,朕亦愿意留你一条性命,安抚萧国臣民。”

  萧寒听罢,嗤笑一声,嘲笑她是痴心妄想,男子若一无所有,便如草芥,若不能立于权势顶端,卑躬屈膝,毋宁死。

  那眸光中不可一世丝毫不加掩饰,崔漾并不放在心上,也不再与他争辩,专注手里的事务。

  外头洛拾遗叩请圣安,崔漾应了一声,“进来罢。”

  洛拾遗拎着桶和盆进来,倒水,取了巾帕,润湿,拧干。

  崔漾温声道,“当真不必做这些,朕自己来便好。”侍从、属下各司其职,崔漾素来分得清,出门在外,带侍从宫女不方便,这些事她便自己做了。

  洛拾遗换了清水,试了试温度,又顿了顿,“陛下担心萧王淋雨生病,不如属下让人在囚车上盖上蓑衣罢。”

  原本放在帐中亦无妨,也能让士兵避雨休息,但萧寒此人实在呱噪,崔漾便应了,“叫虎贲卫各自到营帐中休息避雨,不必守着他。”

  洛拾遗应声称是,叫人进来把囚车推出去,盖上蓑衣围挡,连大帐里透出的光线也遮盖严实了。

  萧寒看着这面容严峻冷峭的护卫,乌眸暗沉,裹着凛冬的寒意。

  洛拾遗重新换了温热的水,倾注到铜盆里,伺候陛下洗漱。

  沈平闪身近来,见一名护卫半跪在地上,手里捧着巾帕正给她擦脚,立时背过身去,“你是手断了么?正因为有你这样骄奢的特权阶层,才会有被压迫的百姓。”

  洛拾遗擦拭着水珠的手微顿,一语不发,他的双手因练武带着薄茧,十分粗糙,因此便不直接用手,只隔着巾帕,擦拭干水珠。

  沈平等了片刻,不见那护卫下去,帐中依旧有水声,提醒道,“女子的足不能给旁的男子看,你这成何体统!”

  念及她连换衣服也毫不避讳,何况一双足,是真正的不分男女不分彼此,一时有些语塞,转身时任就目不斜视,只是察觉那护卫竟是转了方向,背对着他,恰好能遮住他的视线,看了这沉默寡言低眉顺目的护卫一眼,心中倒是冷嘲一声。

  热水敷一敷,舒服很多,崔漾懒洋洋靠着,问道,“有事么?”

  那护卫收拾好,与她穿上鞋,便恭敬地退了出去,并无不妥,似乎只是下属的本分,沈平眉心微蹙,又松开,“我看东边不远处有一个村子正在杀猪庆贺,你想不想去走一走。”

  此地已接近灵璧,距离旧宋、魏与大成的交界快马加鞭不到五日的路程,崔漾看了看天色,应了一声,取了面具带上。

  大猫警觉地醒来,崔漾轻摸了摸它的脑袋,“去榻上睡,我出去一会儿,你看好营帐,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大猫起身跃去榻上,趴下来,不一会儿发出了咕噜声。

  崔漾提气拔身,与沈平一道往东边掠去,小雨停了,换成了飘雪,本是凉寒的温度,但远远能看见篝火的火光,以及欢笑声。

  崔漾在漠北时,也见过一些人,会选择在初雪这一日,杀猪宰羊庆贺。

  村落在远离城镇的山坳里,放眼望去大概有五百户人,依山而建,溪流环绕,篝火的地方像是一块空地,火烧的肉香与歌声一起飘出很远。

  此地距离营帐有二十里,远离官道,林间皆是阡陌小道,掩藏在深山密林里,外人该是很少能发现。

  沈平示意她摘了面具,又丢给她一个包袱,“带面具太奇怪了,里面有一张我做好的面具,不会伤脸,衣服也要换。”

  他说完,背过身去,崔漾换了面具和衣服鞋袜,说了声好了,沈平回身时,只觉此女样貌气质实在得天独厚,完全不一样的面具也只掩藏去其风华的三分。

  沈平别开眼,背上装样的药篓,“走罢。”

  两人谎称是采药路过,因下雨耽搁了回程,误打误撞进来村庄的,村子里老人小孩都有,引着他们一路往村子里去,热情好客,拿出最好的糙米窝来招待他们,招待他们借住的农人老伯舀了一勺油渣放到他们碗里,喜笑颜开的,“杀猪了,可香了。”

  三岁大的小孩尚且还没有桌子高,裹着手指看着桌上的油渣,口水往下流。

  崔漾掰了半片草窝,装满油渣,递给小孩,小孩欢呼一声,接过去狼吞虎咽。

  崔漾将剩下半片草窝吃了,见沈平颇为吃惊地看着她,环顾这农舍一周,微微一笑,问老伯,“今年收成怎么样,还能渡日么?”

  老伯笑呵呵的,“没有能不能的,多一点就做多一点的过活,少一点添一点树皮野菜野果,也能渡日,现在能安安生生的生活,没有水灾涝灾,仗打不到这里,已经很好了。”

  崔漾笑着点头,也不再多问,她这一路来,遇到几十个人,口音混杂,又带着些相似,说明这些人原先可能来自很远的地方,混居在一起,也有不短的时间了。

  有村民自发地扫村舍外面的雪,篝火烧剩下的柴灰分给家里没有大人的孤孩,或者是老人,让他们带回去给屋里取暖,邻里和睦,安贫乐道。

  二人虽未做夫妻装扮,但似乎老伯并没有想太多,也只有一间空着的房舍可歇息,在漠北崔漾与羊一起睡过,和沈平躺一张木板上倒也无妨,只二人都没有睡意,尤其沈平,黑夜里眸光黝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