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以身侍虎(重生)第81节(2 / 2)


  简直是生平所见长得最好看的人。

  人群议论开来,猜测着不知是哪家的公子,怎么生得这般俊美不凡。看衣着打扮,以及那简朴的马车,不像是高门大户的公子。

  这样的长相,还真是可惜了。

  少年弃马追上来,“这位兄台,敢问尊姓大名家住何方,小弟一定登门拜谢。”

  这么好看的男儿,可千万别错过了。娘说过看到中意的男人该出手就出手。脸皮要厚胆子要大,当年娘就是这样追到爹的。

  梁越是冷清的性子,并不喜欢热闹,更不喜欢被人围观。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要的,要的。滴血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爹娘教过我做人要知恩图报。你要是不让我报答,我会良心不安,我会很难过的。”

  少年说着,眼珠子转到驾车的老者身上,惊道:“公子难道是从越地而来,看公子这长相也不似越地人…”

  “我正是越地人。”梁越打断她的话,略略皱着眉。

  他长相似梅青晓颇多,根本看不出是个越人。

  少年惊觉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觉得你长相不像越人。我…我家有亲戚就在越地,我很喜欢越地的。我大姑姑就是嫁到那个地方,听说越地的梅花都是重瓣的,开得比麓京的要大上许多。”

  梁越认真看了少年一眼,微眯起眸来。越地的梅花确实比麓京的要大许多,但能种出重瓣梅花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他家。

  这位少年…

  或许应该是一位少女。

  “你不用知道我是谁,也不用知道我住在哪里,我们会再见的。”

  “喂…我去哪见你啊,我们怎么再见哪…”少年嘟哝着,“话也不说清楚就走了,我去哪里找你啊…”

  马车进了城,不起眼地消失在麓京的车水马龙之中。半个多时辰后,七拐八弯停在了皇宫的门口。

  驾车的老者手持令牌出示给守门的侍卫,侍卫一见之下大惊,忙飞奔着去通传。一层一层的通传,很快宫里传遍了消息:太子殿下回京了。

  后宫里的虞太皇并梅皇后二人同时得到消息,齐齐出了自己的宫殿。婆媳二人站在通往长生殿的必经之地,远远眺望着。

  缓缓走来的少年郎沉稳有度,玉树临风,端地是一位清贵出尘的翩翩公子。

  虞太后感慨道:“哀家瞧着,极像阿瑾。”

  “儿臣也觉得长得像阿姐。”梅皇后道。

  “十五年了,就像一眨眼似的,哀家怎么觉得似乎昨天还见过阿瑾。”虞太后老了许多,这些年在玉华宫里颐养,真的做到了不问世事。

  早几年她还有些心思,思量着陛下独宠阿瑜,宫里连个美人都没有。后来陛下亲口承认自己的身体有疾不能有子嗣,她是极为震惊。

  难过了好几天,想到了先帝。先帝的后宫后来再没有皇子公主出生,只怕是那些丹药对身体有害。

  陛下年少时沉迷修道,只怕那时候就伤了身。

  她难过着担心着,愁得吃不好睡不好。直到陛下册立寿王的长子为太子,她这才算是踏实了,也就歇了给陛下张罗的心思。

  一切都是命。

  当年她改了主意,把阿瑾赐给了寿王,谁知道兜兜转转陛下最后娶的还是梅家的女儿。说句实话,阿瑜和阿瑾比不了。

  不过这几年她也算是看出来了,阿瑜才是最适合陛下的那个人。

  梅青晚瞧着一团喜气,眼神还如少女般清澈单纯,“儿臣想阿姐了。”

  少年被太监引着进了长生殿,身着常服的皇帝正在那里等他。

  这对名义上的父子,是第一次见面。

  皇帝考校了他一番,很是满意,“朕很是信得过你的父王母妃,心知他们必是将你教得极好,看来你确实不负所望。不知他们身体如何?”

  “回父皇的话,父王和母妃身体一切都好,他们很是挂念父皇和母后。”

  皇帝面有怅然,“这一别竟是十五年,朕拆散了你们一家人,你就不怨朕?”

  梁越抬头,不卑不亢,“儿臣不怨,唯有困惑。”

  “你有何困惑?”

  “儿臣听母妃说过,母后早年被恶人所害身体亏损得厉害,怕是很难有子嗣。父皇对世人道是自己有疾,恐怕是替母后遮掩。儿臣读遍史书,只知但凡为帝者,无一不是享尽天下所美。为何父皇宁愿自毁名声,也不愿纳妃?”

  皇帝闻言,饶有兴致,“还是你母妃看得明白。你看朕这身衣裳,还有朕脚上的鞋袜。都是你母后亲后缝制。此中乐趣,哪里是满宫的妃嫔给比的。”

  梁越注意到他身上的衣服,那绣的也不知是花还是叶子,歪歪扭扭的一团子。还有那鞋子的针脚,看着也不是很密实,实难看出其中有什么乐趣。

  “你还小,不会懂的。”

  “儿臣确实不懂。”

  “你没有身临过黑暗,便不知道亮光的可贵。朕曾身陷虚无黑暗之中,如同一只困兽般独自哀鸣。那时候朕便想,若能有朝一日得见天光,朕愿舍弃自身所有为天下万民谋福。人活一世,求仁得仁。朕求了,也得了,不能再贪心。”

  梁越似懂非懂,想起父亲和母亲的恩爱,隐约明白一些什么。

  父子二人去玉华宫见虞皇后,梅青晚自然也在。

  一番祖孙同乐,父母儿子相聚,玉华宫里欢声笑语,便是连宫人们都感受到那份喜悦,当起差来走路都带风。

  风声传到梅府,梅家这一代的大姑娘梅璎猛然想到什么。那位公子从越地来,他还说他们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