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2 / 2)

  这聚芳院本来是两个嫡出姑娘住的,后来两人出嫁。孔氏一心想着总该收拾给他们住了,毕竟这可是大院子,连柱子地砖都跟别院不同。谁想老太太一直不松口,到现在,就给了慕韶华一家。瞧着一路景致,心头可算是窝了火。

  慕韶华有晨起练字的习惯,写了几个字,落笔歪扭,心神不宁,偏头问在研磨的妻子:“阿月出门时,仪容可好?你可认真叮嘱了她?”

  方巧巧笑道:“放心吧,阿月是个聪明孩子,而且有亲祖父带着,总不会出差池。”

  慕韶华稍稍放下心:“不知为何偏是带那丫头。”

  “阿月有福气呀。”

  “那也是,多少人一辈子都不能瞻仰龙颜。”

  两人正说着话,下人禀报二少爷一家来了。

  慕立成脚刚跨进门槛,已作揖道贺新年。慕韶华迎几人往书房里头走去,宽敞的厅子静雅别致。

  孔氏进来一眼就瞧见了那悬在墙的画像,笑道:“嫂子,这书房不挂仕女图,也不挂孔老夫子像,怎么挂个砍柴的老婆婆。”

  方巧巧笑答:“那是大郎的生母。”说起来,凤娘过世还不到四十,只是长年累月劳作,脊背都比老人弯了。慕韶华依凭记忆画出,倒像是个老太太。

  孔氏微垂眼眉,抬头笑笑:“大哥真是个孝子。诶?长青和长善怎的不在这?”

  “去外头玩了,还小,玩心重。”

  孔氏淡笑,还小,过个年那长青都十一了,自己的儿子也同岁,多乖巧,从不乱跑。正想着,慕平已带着妹妹慕玉莹上前拜年。方巧巧夸赞两句,婢女已捧着装着放了红纸包裹的压岁钱托盘过来,取了两个给他们兄妹。

  慕韶华和慕立成都是酷爱读书的人,将喜爱的书籍摊开说了,话可不比两个妇人的少。聊了半个时辰,下人报又其他官老爷故交来访,老太太喊他去见客,这才意犹未尽的散了。

  孔氏随丈夫出了院子,说道:“这处可真大,难怪老太太不肯将这院子赏给我们。可留来留去,倒是给了个外人,可笑。”

  慕立成皱眉:“大哥怎会是外人。”

  孔氏抿嘴:“他生母可不算是我们慕家人,他却将画像明目张胆的挂在书房,根本没将母亲放在眼里。”

  慕立成神色一顿:“你是说那画中人是那凤娘?”

  “对啊。”

  慕立成神情微敛,看了看妻子,淡声:“这事可不能让老太太知道,不是说老太太不喜欢凤娘么?让母亲知道也会不高兴,对大哥大嫂心生芥蒂,坏了家中和睦。”

  孔氏眸眼闪动,他这一说,倒像是提醒了她,嘴上答着自然不会说,心里小鼓已在啪啪作响。

  阿月从宫里回来,正碰见回屋的长青和长善。见到妹妹,长善已过去拦她:“小妹。”

  阿月抬头看去,目如明珠,盈盈笑道:“二哥。”说罢抱了抱怀里的盒子,“皇伯伯送给我的。”

  长善笑笑:“竟称呼皇伯伯,看来阿月玩的很是开心,没变身闯祸精。”

  阿月撅了嘴:“你才是闯祸精,我去找爹娘看宝贝,不给二哥瞧。”

  长善就喜欢逗她生气,见她往里跑,也追了上去。阿月听见后头兄长追来的声音,一路欢乐叫着,吓的下人心惊胆战生怕她摔伤。

  慕韶华和方巧巧刚见过客,准备歇会待会就出去用饭。在这个家,时间都是死定的,早不得晚不得。听见女儿的声音,刚转身,就见阿月的小身影出现在门口,眼见要跨过门槛,还没来得及喊小心,小脚一勾,绊在门槛上,脸直摔地上。顿时吓坏了全部人,手忙脚乱去扶她。

  长善见她吸鼻子,眼都红了一圈,急忙手指顶在鼻尖,往上一戳,已成了猪鼻子。阿月忍的脸红,到底忍不住,咯咯笑起。长善抹了汗,妹妹哭起来可就是大事了。

  方巧巧拿帕子给她擦了脸,右边脸蛋还摔花了。嬷嬷拿了药膏来,给她抹时一边笑一边倒抽冷气,看的她哭笑不得:“没见过比你还皮的姑娘。”

  阿月见娘亲要教训自己,立刻往父亲怀里钻去,讨好的献宝,将盒子递给他:“皇伯伯赏的,阿月要送给爹爹。”

  慕韶华感动非常,摸摸她的脑袋,笑道:“圣上赏赐的东西,就是你的,给不得别人。”

  “爹爹才不是别人。”阿月嘟囔,将挂在脖子的线拿了出来,钥匙正挂在上头,小心开了盒子。

  众人好奇往那看去,只见狭长盒子中,共放了七颗圆润珠子。由小到大,瞧着都是玉,光泽慑人,只是颜色不一。阿月说道:“皇伯伯说,阿月今年七岁,所以赏了七颗。”

  慕韶华笑道:“阿月可有谢主隆恩?”

  阿月点头:“说了谢谢的。”她苦了脸说道,“如果我是七十岁就好了,那就有七十个漂亮珠子。”

  说罢,屋里众人禁不住笑出声“傻姑娘”“这可真是要让人笑话的”。

  慕韶华就喜女儿的烂漫无邪,这才是该有的童趣:“好阿月,你好好将珠子收好,圣上赏赐的可不能随意拿出来,更不能弄丢了。”

  阿月一听,更是不高兴,这不能吃就算了,还不能拿来玩,那要来何用呀。顿时没了兴致,将东西给了朱嬷嬷回房放好。

  老太太这边正烤着炭火,和孔氏唠嗑,秦嬷嬷进来:“老爷从宫里回来了。”

  听见儿子赴宴回来,老太太起先没在意,末了问道:“阿月呢?”

  “也是一块回府的。”

  老太太轻笑:“当真是不懂规矩的,从外头归家竟不先来见见我这老祖宗。”

  秦嬷嬷笑道:“方才问了,是老爷让三姑娘回房休息的。”阿月在三个姑娘中排第三,因此府里称她三姑娘。

  老太太皱眉,这才没说什么。孔氏见屋里悄然,说道:“在外头领进来的,到底比不得自小就在府里长大的。”

  “待会让朱嬷嬷过来,这规矩得好好学学,将本性磨了去,别丢人才好。”老太太喝了一口茶,“倒不如将她养在我身边。”

  孔氏心中冷笑,当初自己的女儿出世想往她这塞,养在老太太身边,就算是庶出,吃喝地位都不会差,日后嫁的也好,可老太太不愿。阿月要是真养在这,玉莹还不怨死她。笑了笑道:“阿月比玉莹是好了百倍的,但实在活泼,若像二姑娘那样娴静好读书还好,不会吵了老祖宗,可现在怕会吵了您的清静。还不如让大嫂再好好教教。”

  老太太也怕被人烦着,一听觉得有理,没再提。

  孔氏顺势说道:“不过依孙媳妇来看……大哥心里头,对我们慕家,还是不乐意的。”

  老太太拧眉,斥责:“这话说的可笑,你这是不将你大哥当做慕家人么?胆子未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