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节(2 / 2)


  赵肃钦一笑,“青之难道还不相信朕的酒量?”

  楚青之轻哼了一声,活动了下酸软的手腕,往床边走去,坐下,“我今天碰到了楚家旁支的人。”

  赵肃钦心中一凛,“谁?”

  楚青之想了想,“好像是一个叫楚惜月的小姑娘。”

  可能是现在和青之在一起了,赵肃钦再从青之口中听到这个名字,竟然没有想象中的愤怒。

  他只是道,“现在的小姑娘心机重的很,像上次在苏州遇见的那个傅安宁,现在又来一个楚惜月,青之要注意一些,不要被她们算计了。”

  楚青之失笑,“我有什么好算计的。”

  虽然这么说着,但是赵肃钦的叮嘱终究是在他心里留下了一点痕迹。

  夜晚,怀抱着香香软软的少年睡觉,赵肃钦心中已经决断了该怎么处理这家人。

  和青之在一起久了,他自己竟也变得仁慈起来。

  若是那家人不撞上来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敢算计青之,赵肃钦眸光微眯,冷笑一声。

  那就收走他们最在意的东西。

  第二日天明,赵肃钦提点了李总管几句,李总管心领神会,领命下去了。

  赵肃钦便也不再管这件事了。

  等到半年后,楚家被发现售卖的物品触犯律法,楚海被下了狱,楚家也被查封了,一时间墙倒众人推,为了救出楚老爷子,楚惜月被楚家众人逼着嫁给了林盛当小妾,一顶小轿抬进去的那天,楚惜月怎么也想不到,自家如何会沦落到这个样子的。

  恐怕她一辈子都不会想到,那天夜晚里她蓄意碰了一个少年,便已经注定了她的结局。

  第五十七章

  “在想什么呢?”

  赵肃钦负手站在窗前, 回道,“突然想到一件事, 你还记得昨日的那个陈霁云吗?”

  楚青之点点头,陈家这一代的嫡长子,年纪轻轻,学问也好, 听说也是今科进士,只是名次并不太靠前。

  “知道, 他怎么了?”

  赵肃钦若有所思道,“学问倒是个不错的。”

  楚青之不知道赵肃钦在卖什么关子,瞥了他一眼, 不说话。

  赵肃钦走了过来, “之之吃醋了?”

  楚青之暗地里翻了个白眼,“没有。”

  赵肃钦感叹道, “还是你提醒了朕,朕觉得此人或许在农业方面有大建树。”

  楚青之怎么瞧怎么觉得陈霁云就是一个公子哥儿,至今也没听说过他做过什么出名的事,越发纳闷,“我怎么瞧着不像。”

  赵肃钦摇摇头, 心里已经做了个决定。

  前世过了那么多年, 有些人的名字他早就记不大清了, 这陈霁云表字怀谨,前世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产量的稻种,他所知道的, 便是此人年轻时被打压,在工部的农司下面干了近十年,才因发现稻种一举成名。

  那时候此人已经颇为沧桑,众人都唤他怀谨君。

  因此他也一时没想起来。

  解决了一桩心事,赵肃钦心情很好,跟楚青之研究起了地图来。

  大魏周围有三国,分别是大梁、西辽、后黎。大梁在南方,物资丰饶,风景秀丽;西辽在西方,善骑射,国人狡猾;后黎在北方,民风彪悍,耐寒耐冻。

  在数百年前,这三国曾是大魏的附属国,每年都要来大魏进贡,现在么,虽然还保持着岁岁进贡的习惯,但是态度却已然天翻地覆了。

  若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三国早就打过来了。

  直到现在,也是虎视眈眈。

  楚青之对这三国也是有所耳闻,“虽然这么说,但是一点也没有要打仗的动静。”

  其中大梁的国力最强,却还每年都来大魏进贡。

  赵肃钦冷笑一声,“那是因为朕的母亲,就是大梁的长公主。”

  “啊?”楚青之瞪大眼。

  楚青之听父亲说起过柔皇贵妃和先帝的事情,可是并没有说过柔皇贵妃就是大梁的长公主啊!听说柔皇贵妃生下孩儿后便去世了,这当中有什么宫廷龌龊暂且不知,就说先帝,因为柔皇贵妃的逝世,将怒气迁移到婴孩身上,从此打入冷宫,再也不见。

  赵肃钦面色平静:“当年母亲是被送来和亲的。”

  楚青之静静的听他讲。

  “两国因此约定了百年和平,不过以朕来看,这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几十年前,先帝文韬武略、决心荡平三国,西辽后黎的民风都彪悍,只有大梁在江南以南,百姓羸弱、民风婉约。于是便准备第一个拿大梁打刀。”

  后来的事情,赵肃钦不说,楚青之也猜到了个七七八八。

  无非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永和帝沉迷美色,在柔皇贵妃去世后,一蹶不振,从此酒肉池林,醉生梦死。

  楚青之很难想象,在他记忆力臃肿肥胖、眼神浑浊的永和帝,年轻时竟也担得上赵肃钦的一句文韬武略。

  有些沉重的氛围在室内蔓延开来。

  楚青之望着墙上的那份地图,“大梁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