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6章周家(1 / 2)





  王清宁赶紧一目十行的看,看完才松了口气。

  “还真是受害者。”

  “是啊,所以那些不正之风,该压的就压,咱们做为学校,不能纵容这些不正之风,歪曲事实,给受害者进行第二次打击,也应该教育学生们,不可以人云亦云,清便是清,浊便是浊。”

  王清宁愁眉苦脸的叹了口气。

  心想,教育工作不好做呀,他带的这个班,又比别人更头痛。

  “校长,这份报告,我能不能贴到门口的校栏?”

  “贴吧,等会再招集所有老师,开个会!”朱校长推了推老花眼镜,活了一辈子,他比谁都清楚,舆论的杀伤力有多大。

  所以,学校该做的,一定要做。

  至于,粟周两家的后辈,闹什么矛盾,那就不归学校管了。

  ……

  出了校门,江丫头就问周诺晨:“她们是住校?还是在外面有地方住?”

  “熊县是我老家,跟我走吧。”周诺晨这一气,仿佛老了十岁,看的江丫头十分揪心。

  “等等粟安然吧,正好我也有话想跟她说。”

  “不用,粟安然和她一起住,都在我老家的房子,我们可以回去等她,顺便,你也来认认门。”

  今天,要不是江丫头力挽狂澜,直接一脚把周媛媛踢昏,只怕他就被周媛媛给害了,还是大义灭亲的那种心寒。

  “对了,成铁也在,你也一起见见,顺便让成铁好好跟她说说,那些流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丫头笑了笑:“只要你不怪我,打了她一顿就好。”

  “怪?我还怪你打的不够狠,这丫头片子,我是真心不想管,也管不了,太可气了。”

  周诺晨气的脸直抽。

  等到了他家,转头就去了武装部,说是要去给周父打电话。

  坐在一楼客厅的江丫头,不着痕迹的开始打量四周。

  据周诺晨讲,这是周家的老房子,也是他母亲罗小曼,当年不顾一切反对,硬是自己出钱,在这盖的两层小别墅。

  周父叫周庆,原籍是蓉城人,1928年入伍从戎,今年63岁,22岁的时候,周庆调来熊县武装部做文职。

  经组织介绍并搓合,认识了同样做文职的罗小曼。

  两人结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周诺晨。

  当时,罗小曼见生下的是个男孩,便做主在熊县的大院后头,申请了宅基地,因此,才有了眼下的这套房子。

  并且一住就是十几年。

  直到罗小曼因为失去了小女儿,并郁郁寡欢的过世后,周庆才向上级申请,调离了熊县,从此,周家在亰城大院落了脚,一直到现在。

  若不是把周媛媛送回来读书,这房子便会一直空着。

  周诺晨说,罗小曼去世前,把这房子过到了他的名下,也就是说,这房子现在属于周诺晨。

  算算年头,这房子是五几年建的,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很朴素,对生活要求也不高,可罗小曼做主建的这房子,却外看普通,内里精致。

  尤其是屋里的格局,十分的大气。

  比如说进门就是玄关,隔了道风水墙后,成一字排开,左边是客厅和书房,右边是餐厅、厨房和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