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2 / 2)


  “什么什么?”

  十几个女孩顿时一股脑的围上来,好奇地盯着她。

  阿圆是个十一岁的半大姑娘,人如其名,白皙的面颊圆圆的,两个大眼睛也如丸大的葡萄般乌溜溜的圆。她是来自南境小泠村的女孩,据说是村子发疫死了爹娘,卖身葬亲,被公府的嬷嬷用五两银子买了回来。但她天生属乐天派,即便入府为奴也成日喜滋滋的。这几日这些新来的丫头被后院那些三等婢女欺压做活,无不抱怨。唯有她做便做了,偏还同那些婢子打的火热,更是探听了一些府内的新闻趣事回来同众女叙说。

  女孩子们都私下称她为“小唢呐”,故每当她说听到了新闻,丫头们总爱凑上去聆听,是为每日的辛劳中唯一的乐趣。

  十几个女孩儿围着阿圆,小小地凑成了一个圆圈。阿圆数了数人,问道:“人都齐了吗?”

  “没。”其中一个女孩子答:“临霜和秋杏不在,方才锦瑜姐姐说她们的衣服洗得不好,被叫去教训了。”

  阿圆的脸上透出一抹忧色,片刻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我等下再同她们私说吧。”晶亮的目光一一巡过众女,她低声道:“我听说,下一周啊,我们就要分院了!”

  “啊?!”

  她话音一落,一屋的女孩子似是炸开了锅。有些惊喜,有些惊讶。阿圆“嘘”了一声,将议声勉强压下来,皱眉,“你们小点声!我也是偷听到的!”

  “唢呐!你这消息准不准啊!当初红玉姑姑说三个半月,不是还有半个月吗?”人群里一个女孩子推搡了她一把。这些女孩子虽同一时入府,但经过三个月的教导,互相已然拉开了差距。突然考核,不乏平日一些投机取巧的丫头觉得慌愕。

  阿圆道:“应该没差!我是听兰秋姐姐说的。据说,就是为了突然检查,考验我们的真实实力!”

  她这般一说,其中几个女孩子更是慌了。兰秋是红玉姑姑身边的人,她既开了口,想来更是没有差错。

  倒有几个平日便较为优秀的丫头不慌不忙,纷纷窃窃谈议起后院外的五个院落。其中一女凑近了阿圆,笑着问:“阿圆,你想去哪个院啊?”

  “我啊……”阿圆仿佛真的偏头想了一想,明亮的眼眸转了转,平透着丝狡黠,“哪个院都无所谓。最好啊,是个少爷、小姐的苑阁里!”

  周围顿时爆开一阵娇娇嫩嫩的笑声,一个女孩儿立即顺着话戏谑,“然后,再做个姨娘什么的,对不对?”

  四周的笑声登时更欢了。阿圆羞恼地拗了把她的腰,呵斥,“去你的!”

  一片欢声中,有人红着脸问道:“阿圆……那,国公府都有几个少爷呀?”

  问声一起,四周的笑顿时噤了,一刹同时望过来。

  “你们不知道?”迎着四周更加新奇的视线,阿圆微微一诧,盘起腿开始做讲解。

  国公府自定国公沈成清逝后,爵位自由唯余的一子沈竹胤承袭,沈竹胤娶云南王之女云氏为妻,诞三子一女。大房长子沈震域武艺超群,娶乐安长公主为妻。乐安长公主虽为沈震域嫡妻,但据闻那沈震域在乐安长公主之前本还有一位妻子,乃现兵部尚书之妹林氏,只是后来先帝为拢怀远将军沈震域,即下旨以平妻之位令乐安长公主嫁之。只是那林氏福薄命浅,乐安长公主方嫁入府中一年,便怏怏病逝,撒手人寰。

  若说起这乐安长公主,也是一位故事颇多的传奇。

  她与当今梁帝本为先帝的侧妃淑妃所出。先帝的正妻郝皇后,母家乃当今大梁国相郝兴宏之妹,一生只诞有福佑太子一子。奈何郝后与福佑太子命运浅薄,自承安二年感染天花而逝。先帝膝下子薄,又心系郝后,而后复一年便驾崩而逝。并立淑妃之子即位,也便是当今梁帝。

  先帝女多子少,那乐安公主此前本是一位并不得宠的庶公主,便连封号也无。自梁帝登基后,竟就成了正经的嫡长公主。乐安长公主与梁帝自小姊妹情深,自梁帝登基后自然身位倍增,不仅赠封为嫡长公主,又赐予“乐安”一号。长公主嫁于定国公府,不过后一年,梁帝又纳予国公府夫人云氏的幺女沈君瑶为妃,又自不久后诞下现太子萧珏,便就此使得定国公府风光无限,门楣光耀。

  云氏的二子沈震林承袭祖上,亦自小同大哥沈震域习武,夫人李氏也乃世家大族出身。可惜十年前梁国与西境戎族发生战乱,沈震林战死沙场。三房沈震杰自小体弱,不谙武艺,已年近三十并未妻娶。然梁帝圣誉,便将京州一带兵器所交其打理,而今承担兵部的武备一职。

  而今宁国公沈竹胤年逾花甲之年,自两年前便已辞官避世,府内一应事务皆由老夫人云氏与大房夫人乐安长公主打理。国公府至云氏的孙辈,长孙沈长欢与长孙女沈吟娆为沈震域原妻林氏所生,乃一对龙凤之胎,年岁不大便已随父习得一身武技,而今终年同沈震域一齐在北地,甚少回府。次孙沈长歆、次孙女沈吟娇为二房嫡夫人李氏所生。自沈吟娇所诞不久,二房沈震林便殉节身亡,许是逝子之痛过重,此后云氏便下令沈家后代弃武从文,不得从军。

  三孙沈长歌乃乐安长公主所诞,至今年方满束冠之年,虽年纪不大,但其才子之名已名贯京州。长孙沈长欢虽亦是沈震域妻室所生,然林氏的身份到底不如皇家。坊间甚至私传,怀远少将军沈长欢虽为长孙,但这公府嫡孙之位,当为三少爷沈长歌所有。

  四孙沈长昱为二房沈震林的妾室俞氏所诞,沈震林逝后,俞氏与庶子沈长昱自二房主母李氏的威严下,不免颇受打压。老夫人看在眼里,便自小将沈长昱同自己膝下教养,时日一久,倒同年岁相仿的沈长歌走得较近。而几年前,在沈震域的指令下,自北境边关突送回一个小男娃,据说乃沈震域自北地所纳的一位小妾所生。其母在生产时难产而亡,幼子无人照料,只可送回府内托老夫人照料。老夫人老来得孙,更将这幺孙视为心肝一般,取名,沈长星。

  而今除却行末的五少爷尚处幼年,公府之中其他的少爷小姐几乎已年过十五,仅四少爷沈长昱与二小姐沈吟娇还未及,要到来年方至。而据阿圆所知,此次分院,老夫人的中院中、西院二少爷沈长歆、东院三少爷沈长歌的房中都急缺小厮婢女,也纷纷盼看着此次新来丫头小厮门的分院。

  四下的小丫头们听得出神。有人听罢,顿时乐了,“阿圆,你还说要去哪个少爷苑阁里,干脆就说,要去二少爷,或是三少爷苑阁里不就得了?”

  第7章 分院

  “对啊!”

  “就是啊!最好是三少爷,毕竟,嫡孙呐!”

  旁边几个女孩也立刻笑了出来,嘻嘻哈哈好不热闹。阿圆闻言却没有笑,双眸一瞪蹙起眉,“我和你们说!你们玩笑归玩笑,去三少爷房中这话,出了这个门,可绝对不能随便说啊!”

  她说得十分郑重,倒令这些小丫头们觉的齐了,一个个又好奇起来,“这是为何?”

  阿圆抓了抓头发,似是不知道该如何说起。犹疑了一会儿,咳了一声,召唤着女孩子们贴在一起,叽叽咕咕低语了一番。

  女孩子们闻声大惊,“啊?!”

  “真的——?”

  阿圆立即又“嘘”了一声,朝窗外一顾,才道:“你们知道就行了啊!千万别说出去,知道吗?”

  众人立即默声点头,面面相觑,纷纷捂住了嘴。

  人群里一个身披荧色衣衫的女孩儿望了望众人,眸光一敛,忽嗤了一声,道:“你们想的倒美!以为少爷的阁院可是那么好入的?再说,即便入了也不过是个粗使,有什么可盼的。”

  她言罢,又轻睨了一眼阿圆,嗤笑道:“而且啊,就你这个小唢呐,还想入少爷小姐的阁院?我可听闻,家主的阁院唯有品貌相宜的丫头可入,你觉得,就你的面貌,可够格?”

  她话语说的虽平,然而听上去却嘲意满满。其中有人听不过去,蹙起眉,“湘月,你这话可是过了吧?明明都是姐妹间的玩笑!你……”

  一旁有人拽了拽她的袖,对她摇了摇头。

  这批女孩子们多数都是由贫家困户中卖来公府的,可湘月却不同。无论是家世,还是身位。

  湘月本姓黄,乃是南地一处商贾大家的子女,因家世落没,不得已才将女儿送入公府为婢。据说那黄家拐着弯算,也可算得上公府老夫人的偏门亲戚。那黄家将女儿送入府,打的算盘也是想让湘月同哪一房的少爷系上些瓜葛,也好光明正大同公府沾亲,便带着黄家重复门庭。听闻她此番入府,所带的打点姑姑嬷嬷的金玉银钱便占了半大的箱子。便连那最凶的教习嬷嬷对,她仍是恭维相迎,做得再错,却是连半个指甲都不敢碰的。

  所谓“虎死余威在”,即便黄家落没至此,湘月而今沦落至和这些落魄民女同寝同居,可她做惯了大小姐,其实内心里是看不起这些贫农丫头的。这些女孩子虽年幼,然交往得久了,也看得出她与自己格格不入,不巴结,也不招惹,倒也过得相安无事。但乍然听讽,也确实令人有些微尴尬。

  阿圆到底年纪尚小,平日与人来往,也素来是纯朴管的了,何曾受过这种讽谑?她的圆脸略略涨红了,忍了又忍,腾然站起来,怒道:

  “黄湘月!你牛什么?,我是长得不好看,你又好看到哪里去了?若说我们这二十人里最好看的,要数临霜和秋杏!我是进不去少爷的阁院,那也轮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