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他的面色随着阿暖的话说完骤白,如同受到重击 - 再美好的生活少了一个人都会觉得少了点滋味,再辛苦的境况只要有你想要的人陪着,都会甘之如饴 - 他听着这句话,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女孩,只觉得浑身僵硬。

  不过,他很快按下了自己荒谬的念头。

  只是,他想到,一直陪着她长大的人,看她从跌跌撞撞的学起步起,说话还说不清楚的小女孩成长到现在这般模样的人,不是他吗?她的每一步路,不都是他陪着她的吗?

  廖珩,他在她身边的时间能有多少?

  可是她口中的那个人却是他,这个,他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和接受。

  第57章 测试

  陈澈之听了阿暖的话之后愈发的不愿阿暖回国,她这副样子,回去了怎么可能还会再回来?廖珩......陈澈之现在一想到当初自己瞎了眼竟然让廖珩帮忙照看阿暖就恨得不行。

  当年他眼中廖珩的诸多优点,现在也全部成了缺点 - 阿暖虽则看似活泼,其实外人很难入她的心,他离国的时候阿暖尚对廖珩无甚感情,之后也不过就是短短相处了两个月,就能对他情根深种,可见廖珩必是耍了不少手段 - 他惯来翻手是云覆手是雨,拨弄别人于手掌之中的,若对阿暖使手段,阿暖如何抵抗得了?

  他无法劝住阿暖,便去寻了陈氏说话。不过陈氏听了他说阿暖要回国的事半点不吃惊,或者是有什么不悦或顾虑。

  陈氏笑道:“这事是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和廖家说定了的。当初廖家想让阿暖和廖珩先成亲再留洋,但我们都觉得阿暖太小,不适合成亲,这才跟廖家那边说定,先过来这边读上两年书,再议婚期,现在两年之期已过,阿暖是该回去了。”

  陈澈之的面色有些不好看,他道:“大姐,当初阿暖和廖珩定亲不过是权宜之计,时过境迁,当日之事早作不得准,亲事本当再议。而且,你不觉得廖珩的心思太过深沉,并不适合阿暖吗?廖家的情况也很复杂,阿暖虽然聪敏,但她其实性情一直都很简单,不会喜欢那种大家族的生活。”

  陈氏仔细看了自己二弟一眼,摇头道:“定亲这样的事,怎可说是权宜之计?当初若是我们不想和廖家定亲,完全可以直接带阿暖离开。定亲一事,的确是家中认真思虑才定下的。”

  又道,“至于你说廖珩心思深沉,这个可以是缺点,但也可以是优点 - 他身处那样的环境,如果心思简单,自保都怕不够,还如何能护得住阿暖?至于嫁到廖家的生活,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能不能适应?二弟,有时候环境是很重要,但人比环境更重要,只要廖珩对阿暖是真心,你说的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你也应该相信阿暖。”

  当年她嫁给云佰城倒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云家的情况也简单,云老太爷和云老太太都算不得多难相处,本来都觉得是个很稳妥的婚事,结果 - 反正陈氏现在坚信,只要人不对,什么都不会对。人对了,环境再糟糕,只要有能力有手段,还是仍有可改善的余地 - 再说了,廖家的情况根本不至于那么糟糕,只要廖珩有心,就不是太大问题。

  她也相信自己女儿。

  两年前,她还觉得女儿虽然聪慧,自小主意也很定,但性子却有些不定,还带了一些让人不放心的天真,那时她和廖珩又是相识不久,感情基础其实还是薄弱 - 她知道以女儿的相貌,一个男人喜欢她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到底是否真心,经不经得起考验,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也是她当初决定带着女儿一起离开国内的主要原因 - 她那时候并不放心廖珩,但对当时的情况却无能为力,离开,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现在已经过却了两年,这两年中,廖珩那边的情况大弟也一直有写信告诉她,并无任何风流韵事 - 这在现如今这个环境,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若女儿回国,他两年未见女儿若仍是一如既往的心思,她不觉得还有什么不可托付的 - 换一个人,未必就更加好。

  且这两年她观阿暖的性子已经沉静了许多,到现在,对于她和廖珩的婚事,她更倾向于放手让她自己去判断。

  陈澈之听了自家大姐的话只觉得一股郁气憋在心里出不来,他还想说什么,可知道大约说了也没用。

  他的手指紧紧扣住茶杯,扣的指节发白。

  陈氏看着他的样子,心中暗叹了口气,她在这里就两个亲人,对两人都非常关心,有些事情她怎么看不出来,她可能比这个弟弟自己都看得还要明白。只是她永远也不会说破而已。有些东西还没有萌芽就该被无声扼杀掉,否则毁的就是弟弟一辈子。

  所以阿暖的确该回国了。

  陈澈之道:“大姐,那这次你打算和阿暖一起回去吗?”

  陈氏摇头,笑道:“暂时不会,这两年阿暖自己照顾自己就照顾得很好,她功夫不弱,身边又有石林石成,只是坐个船,又有熟悉的人家相照应,没什么不放心的,到了直沽那边,我已经传了信给大哥,会去码头接她了。”

  又道,“说起来以前还真的是我太紧张,才把阿暖护得有些天真。你看赵家的那个丫头,她不过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国内那边也都只是些久未见过的远房亲戚,他们家都放心让那丫头就这么跟着阿暖回国 - 我们也不能太过束缚阿暖了。”

  这两年,陈氏不知不觉中也改变了很多。

  陈澈之那句未说出口的“那我陪阿暖一起回去”的话吞回了肚子里。

  他离开陈氏的院子,就有随侍过来跟他请示,道是庆安王请他过去说话 - 庆安王自两年前大病,这两年病情一直反复,先帝自缢身亡,他只余陈澈之一子,一直都希望陈澈之能够认祖归宗。

  但这身份太过特殊,若是认祖归宗,哪怕远离国土,消息也必定会传回国内,陈澈之不愿让陈家卷入漩涡,所以心有顾虑,对外一直都不肯改变身份。

  他进入庆安王府,在进入大院时见到几人从宅中出来,感觉其中一人有些眼熟,便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而那人看到陈澈之,也同样向他看过来,四目相对,陈澈之心中不由得就是一震 - 他见过他,这人是多格的心腹,他如何到了这里?还寻到了庆安王府,是想做什么?

  ******

  远洋轮号慢慢驶离码头,岸边根本早已看不见送行的人影,阿暖转身离开,却发现赵翎仍不眨眼的看着对岸那边,表情颇有那么一点遗憾 - 阿暖有些无语,她道:“你既然喜欢我二舅,为什么不留下,我母亲那么喜欢你,巴不得你日日留在种植园陪她说话。”

  阿暖对于种植园的事并不太感兴趣,但赵翎却兴致勃勃,这些时日她跟着陈氏跑前跑后,那股子劲让陈氏颇为稀罕,喜欢得不行。

  赵翎转回头来,细细看了看阿暖的表情,然后叹息了声,道:“他若无心我便休,这么点最基本的闺训我还是有的 - 这些日子我暗示也暗示了,撩也撩了,他半点反应都没有,我怎么能去行那痴男怨女才会行的傻事呢。更何况,我也不过就是觉得他长得养眼而已,这一点,对着阿暖你一样可以做到,而阿暖你却是我想抱就抱,想调戏就调戏的,何苦还要去日日对着个冰块。”

  阿暖想翻白眼但却忍不住笑了出来,其实她嘴上那么说,若赵翎真不肯走了,她还挺不舍得的 - 这两年里,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早已比亲姐妹还要亲。

  “云暖,赵翎。”

  两人正挽了胳膊说笑着往前走,就听到了左后方传来一个唤声 - 声音挺沉稳的,但还是听出了些惊喜。

  两人回头便看到了一个身穿灰色西服皮肤微黑长相颇为俊朗的男子,是隔壁男子大学的学长俞闽烜,俞闽烜是赵翎兄长赵翊的好友,所以和阿暖和赵翎也挺熟 - 他最开始对阿暖还有些意思,不过听说阿暖已经定亲,便就收了心,这事也就再没了后续。

  他是新政府官学派出来留洋的,今年毕业,正好回国就和阿暖还有赵翎就搭了一条船。此时他看到阿暖和赵翎,表情有点惊喜但还是收敛了下,免得让人误会他有他意。

  阿暖和赵翎见到他也挺开心,毕竟要乘坐近两个多月的船,漫漫大海的,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多个熟悉的人说话总会好些。

  和她们同行的还有赵家一个相熟的人家路家,是一对夫妻路先生和路太太,加上一个和阿暖赵翎差不多大的女儿路茜,这家人性情脾气都很好,因着赵家拜托了路先生和路太太路上关照赵翎和阿暖两个,他们怕两人闷,就常来寻两人说话。

  路先生此次回国是要去燕京大学任教的,知道阿暖尚未从学院毕业,还劝她届时和路茜一起去燕京大学就读。

  后面的日子便是一日一日的重复,说说话打打牌,一起画着其实几十日如一日的风景,最大的乐趣大约就是船只停泊一些中间港口之时,有时候船只补给,会停留几日,几人便会一起去港口城市搭伴游玩。

  九月中旬,船长室那边终于传了话出来,道是翌日就会抵达直沽码头 - 众人总算松了口气,旅行沉闷,就是日日重复吃的那些个东西,也已经快入不了口了。

  赵翎从没有回过国内,哪怕是平日里性子再大大咧咧此时兴奋中也仍是有些紧张,她看阿暖仍是镇定得很,便好奇道:“阿暖,你两年都未见表哥,就一点也不激动吗?也不知道表哥会不会来码头来接你 - 其实,相隔几年,感情真的不会变吗?阿暖,你觉得他对你还会如同之前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