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七十九章 华盛顿海军条约(2 / 2)


“明白!”

就在官兵们搬运的过程中,一名负责统计的会计也走到了严光的面前。

“总统,黄金的数量已经统计出来了。”

“哦?是多少?”

会计看了看手上的表单后回答道。

“一共是一千一千三十五吨,相当于三亿两千万英镑…”

“三十二亿吗?”

“没错…”

会计点了点头。

“比我国去年的财政收入还要多出十二亿来…”

“这么说的话,还真是大丰收呢…”

说着严光也跟着队伍走进了金库。

这座足以装下一千多吨黄金的巨大金库,是在严光盯上高尔察克的一千多吨黄金后就开始修建的,整个金库全部都用钢筋混凝土修建,虽说没法防核弹,但是抵御一般的大口径重炮轰击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当初设计的时候,这个金库是可以装下全部一千六百吨黄金的,而现在却只到手了一千一百多吨,让这座金库显得空旷了许多。

“不过也没办法,算了,能到手这么多也算是不错了。”

再加上那些花出去的五百多吨黄金,也都被高尔察克拿出来买武器和其他物资,这么想的时候严光的心里多少也舒坦了许多。

严光在金库里站了几个小时,一直等到全部的黄金都被送入金库后,严光才从金库里走了出来。

当然在临走前,严光还是顺手从堆放好的黄金里抽了一根金条出来以示安慰,虽说这根金条的重量没有仔细称量过,但是少说也在2o公斤左右。

而严光的这一举动虽然有不少人都看到了,但是最后这些人却全都是一副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

虽说一根2o公斤重的金条绝对称得上是价值不菲,但是对众人来说,严光临走的时候拿走一根金条又算的了什么呢?

当严光一行离开金库的那一刻,金库的大门被把守的士兵重重的关上了。从今日起,在金库及金库周围把守的部队,将达到一个团两千多人的数量,守卫等级上和国立的博物馆一样。

而且为了避免金库里的黄金被一些像严光一样的人监守自盗,从金库大门关闭的那一日起,凡是大门打开都需要有严光的手谕才行。

――――――――――

在高尔察克和伊朗铁路的事情都解决了以后,时间很快就进入了1921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生了很多事情。

高尔察克的事情和伊朗铁路算是一桩,另外在欧战期间占领的领土,也被国社政府宣布成为中国的合法领土。也就是不打算还的那种。

同时因为国土面积变化太大的关系,在原有的七大军区的基础上,也另设了两个军区。分别是管辖整个中亚的哈萨克军区和管辖着伏尔加河南部、高加索及美索不达米亚的高加索地区。

6军原有的一百二十一个师的编制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动,在将动员后的兵力取消后,新增设了四十四个骑、步、炮兵师,使得6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一百六十五个师,近二百万人的程度。

当然,算上海军和空军的人数后,整个国防军还是很轻松的过了二百五十万,毕竟海军多少也算是一个很庞大的兵种,何况现在的空军也在蓬勃展着。

在增设了四个集团军的兵力后,在人数上现在的国防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了。只不过庞大的人数,在军费上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尤其是快十年过去了,许多装备的性能已经开始落伍,也到了新一轮的换装期…

种种原因相加,给政府的财政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何况在新的占领区内,也时常会有零星的反抗生,虽然因为新占区都是属于地广人稀的那一种,所以反抗并没有成规模,但还是带来了多余的财政压力。

好在有高尔察克贡献的一千多吨黄金,使得政府的财政情况还算良好。

不过战争的结束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因为战争结束的关系,中国也无法在像过去那样战争财了。

该怎么说呢,虽然战争是在18年末才结束的,但是中国的战争财却一直到了2o年,没办法,谁叫当时还有高尔察克这么一个冤大头在呢。

然而等到世界范围内,较大的冲突都已经结束后,原本一直是靠着战争财的国内企业和工厂利润开始大幅下滑。

好在这个时候外部的需求虽然开始减少,但是经过了近十年的展,国内的需求却大幅增高,再加上政府一直在大力投资基础建设(不是房地产,而是公路、铁路、排水系统和其他方面等),因此国内的gdp增长度一直维持在1o%左右,这也使得因战争而遭到惨重损失了英法等国嫉妒不已。

也就是在英法日美等国的嫉恨当中,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

会议。

会召开这种会议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再加上欧战的教训等等…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在历史上签订

的主要国家仅有英法美日意五国,所以在历史上

也被称为

,然而这一次却由于中国的参加,使得条约的参与国从五国变成了六国…

因为本次条约关系到未来十几年世界和平的缘故,所以虽然条约的筹备工作在21年就已经展开了,但是一直到21年末的时候,中国代表团才抵达了华盛顿。

“这就是美国了啊…”

和只要一坐船就范头晕的严光不同,已经年近七十的徐世昌在下船后只是做了做伸展运动,整个人依然显得十分精神抖擞。

由于华盛顿条约的其他五个国家,并没有像凡尔赛合约时那样派出主要领导人参加,所以这次商议和签订华盛顿条约的代表团,主要是由作为国务院总理的徐世昌领队,而顾维钧这个外交部长则作为副领队,协助徐世昌在华盛顿期间的工作。

虽说徐世昌已经快七十岁了,不过严光还是很信任他的,何况还有顾维钧在一旁负责协助,因此对这个阵容严光十分的放心。

就在徐世昌和其他没有来过美国的代表,在港口处十分好奇的看着四周的景色时,一队美国官员已经走了过来,带头的一位官员走到徐世昌的面前后更是握着他的手道。

“徐先生,欢迎您到美国来…”

“哪里…”

这些美国人自然就是负责迎接其他五国代表团的,只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其他四个国家的代表团已经先后抵达了华盛顿,就只有中国代表团因为距离最远,所以也是最后抵达华盛顿的。

(英法意只要穿过大西洋就可以了,日本和中国则需要穿越印度洋,然后在穿过巴拿马运河…)

在和顾维钧一起乘上了一辆福特的t型车后,徐世昌现周围美国百姓的目光似乎都在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自己一行。

也难怪,虽然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中的一员,但是因为《排华法案》的关系,在美国对中国的歧视依然根深蒂固。

毕竟距离排华法案的取消,仅仅只过去的三年的时间,三年的时间,可是无法让人忘记许多事情的,而想要美国或其他白人国家取消对中国的歧视,则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一代人吗…”徐世昌摇了摇头。“或许我等不到那一天了吧…”

毕竟徐世昌已经快要七十岁了,而一代人至少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虽说像徐世昌这样地位的人,平时里也称得上是养尊处优,但是这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毕竟是不如后世,何况这个时代还有那么多的

存在,因此徐世昌无论如何也不敢妄想自己能活到9o岁…

然而事实上,徐世昌却是一直活到了39年…

虽然没能活到九十岁,但也有八十多岁了…

――――――――――

由于华盛顿条约将会奠定未来十几年的世界局势,参与的六国都不得不慎重考虑条约的内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六国才会早早的就到了华盛顿,为的就是在条约签订前进行详细的探讨,务求得出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条约出来。

毕竟军备竞赛什么的,英法都已经厌烦了,而像欧战那样的战争,则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避免着的。

因此在徐世昌抵达了华盛顿后,除了开头的几天开了几场宴会外,剩下的时间里六国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会谈。

而这,就是条约的开始…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1t;a href="" target="_b1ank">."></a>